這個是當年的天團PUFFY? 從日本麥當勞廣告看行銷


日本麥當勞的宣傳最近走懷舊路線,日前因應三個亞洲新風味漢堡,油淋雞,担々肉,酸甜蝦等的上市,行銷上推出一個模仿PUFFY帕妃當年神曲,"亞細亞的純真"重製MV廣告,(廣告鏈接) 除了歌詞是套用漢堡的產品描述之外,旋律都跟原版歌曲一樣,服裝也是當年PUFFY帕妃的招牌服飾牛仔褲+T恤。上次看到PUFFY帕妃這個團體,也應該快是10年前的事了,日本麥當勞喚醒沉睡已久的回憶,看完廣告,特別是歌詞,還覺得蠻有創意的,至少很難忘記有油淋雞口味,也把消失已久的2000年代回憶拉回來。

本來以為這不就就是一個音樂廣告MV而已,但居然這個模仿PUFFY帕妃的廣告MV,在日本受到部分PUFFY世代粉絲的批判,覺得這個不是PUFFY帕妃!一個廣告居然會朝這個方向發展,應該是當初當初日本麥當勞所沒想到的。

俯瞰行銷宣傳史,類似日本麥當勞這樣的宣傳手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現,為何這次消費者會有這樣的反應?在食品或是餐飲產業,其實運用類似這類,“復刻產品“,“移植產品“,“復活產品“,等手法也很普遍,等那應該要如何避免PUFFY帕妃事件發生在自己的產品上? 

# 重現度的期待不要給太大

剛開始就讓顧客覺得不會是那麽像,不要給顧客多期待。最近在食品產業常看到的植物肉就是不錯的案例,周圍朋友的經驗,植物肉再怎麽吃還是跟實際的肉片有差異,所以宣傳上如果寫“重現肉品的口感”之類的,給顧客太多期待,到時候反而會有反效果的風險。但如果是强調低膽固醇的宣傳方法,就可以轉移顧客的期待,到比較容易實現的產品特性。過度期待,其實反而是不好的。

# 從命名下手

那具體要如何避免顧客的期待太高?即使用在宣傳的內容已經很小心了,但每一個顧客都能耐心的閱讀你的說明嗎?不容易。特別是現在以手機為主的宣傳管道,看前面幾個字後,手指一滑,就馬上到下一個頁面了。有些日本餐飲業者會在命名階段做一些特別的設計,來避免顧客有不同方向的期待,日本就有米其林廚師推出叫做"ふつうのマヨネーズ"的產品。 " ふつう = 普通,マヨネーズ=美乃滋,產品名就叫做"普通的美乃滋",如此命名,讓消費者看到產品名,就可以聯想這個是口味單純的產品,避免有其他與產品不符的想法。其他的案例還有,無酒精啤酒,苦苦布丁,或是產品名内直接加入"迷你"等,在命名階段就置入產品訊息給顧客知道。

# 圖片卡通的呈現

最後一個常使用的就是以手繪圖片,漫畫,或是卡通等替代實體。宣傳上用實體的照片,比方説人物,或是產品,由於太具體了,很容易跟腦海中的原本產品做比較,但如果是用手繪圖片,漫畫,卡通等,由於只是輪廓上的意識呈現,即使被那出來相比,由於一個是實體,一個是輪廓,基礎不同,也很難比出什麽大差異來。這次在日本麥當勞的MV裏面,在1分12秒的地方其實也出現了短暫的卡通的PUFFY帕妃橋段,那一段其實還蠻有一點之前的Puffy風格。

剛剛測試,問了一下年輕的同事,有聽過PUFFY嗎?同事說不認識PUFFY之外,她想了一下,還問,PUFFY是前幾天剛報到的外籍同仁嗎???雖然PUFFY已經是前世代的產品,但一直到現在還是覺得應該很難再找到能超越PUFFY的團體了。所以不是日本麥當勞的MV有問題,而是PUFFY的門檻太高了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