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勢成長的日本出版業者 這本無字天書帶領公司上市之秘訣?

 

最近不時看到一些報導,揭露網路和數位化興起後,對日本出版產業造成的衝擊。就連曾在 2010 年代起以 Mook Book 別冊雜誌附錄物風靡一時的日本出版社「寶島社」,也面臨近兩年連續虧損的困境。

不過,同時也有一家異軍突起的日本出版業者「ほぼ日」, 儘管疫情期間加速了消費者的數位轉移,但疫情趨緩後,這家出版社還持續在逆勢中成長。更特別的是,嚴格來說這家出版社的出版品,只有一種主題, 那就是「無字天書」——沒有內容的記事本(手帳)!

我最初注意到「ほぼ日」這家公司,是因為身邊不少日本友人都愛用他們的「ほぼ日手帳」。只要去日本LOFT文具店,很難不看到被醒目陳列的「ほぼ日手帳」,再加上文圖並茂的說明卡,讓我多年前也成為「ほぼ日手帳」愛用者。

然而,隨著手機App功能越來越強大,幾年前我已將所有記錄都轉移到手機,手帳也幾乎從我的書包消失了。我想,既然連我都如此,那「ほぼ日手帳」的銷量應該也開始下滑了吧?

沒想到,2024年「ほぼ日手帳」竟創下有史以來的銷售紀錄——90萬冊,累計銷售量更突破1,000萬冊!究竟「ほぼ日」這家公司有什麼秘訣,能讓這本「無字天書」在網路時代逆勢成長?

共同創作參與 - 槓桿價值

手帳在日本確實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,就連免費手帳的品質也相當不錯。記得以前在日商公司上班時,每年年底總會有固定的客戶,先跟我預訂日本總公司製作的隔年手帳,雖然是免費的,但在紙張、尺寸、行事曆格式等方面,一點都不輸給市面上的付費版本。免費手帳都如此精美,更何況市面上還有琳瑯滿目的付費手帳,那麼,ほぼ日手帳為何還能在這幾年持續成長?

ほぼ日手帳和UNIQLO有一個共通點,UNIQLO標榜的是LIFE WEAR,而ほぼ日手帳標榜的則是LIFE BOOK,兩者都強調將產品融入生活。 ほぼ日手帳更進一步,鼓勵使用者記錄生活中的所有點滴,無論是工作、心情、照片、車票等等,都可以在ほぼ日手帳上自由發揮,使它成為個人獨一無二的「LIFE BOOK」。也因此,在ほぼ日手帳最經典的系列中,空白頁面的比例比市面上其他手帳還要高。

正因為高度的自由度,不同背景的使用者在頁面記錄上的呈現方式也截然不同,真可用「多元宇宙」來形容。顏色、字體、數量、排版等,都展現了使用者獨特的個性。也因為許多人是將生活記錄在手帳上,有些用戶的生活類編排範例,其藝術性甚至足以進入現代藝術殿堂。 ほぼ日手帳也善用這些使用者創作,每年都會出版一本名為《ほぼ日手帳公式GuideBook》的導引書,巧妙地刊登許多使用者的編排範例。這個做法成功地讓消費者在購買ほぼ日手帳時,不再只是面對空白的頁面,而是充滿了創作的想像,也激發他們像這些使用者一樣,在手帳上盡情書寫、繪畫。 ほぼ日手帳成功地建立了一個「參與型產品」的典範,透過用戶的參與,來槓桿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,讓ほぼ日手帳成功地與其他手帳做出區隔,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。

强力意見領袖 - 個性風味

社群經營是許多出版社都有在做的事情,但ほぼ日手帳的社群經營方式的確與眾不同,因為他們擁有一位強而有力的意見領袖——ほぼ日手帳的創始人糸井重里。糸井重里本身就是一位實力堅強的行銷寫手,他在1998年創辦了網路媒體「ほぼ日刊イトイ新聞」,並在其中每天撰寫一篇名為「今日のダーリン」的生活短文。令人驚嘆的是,從1998年到2024年的今天,除了少數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外,創始人糸井重里幾乎每天都親自更新,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。

這樣的堅持,加上他本身出色的文筆,培養出了一群忠實的讀者,他們認同糸井重里的生活哲學,也喜歡他輕鬆幽默的文字風格。這也讓「ほぼ日刊イトイ新聞」成為了ほぼ日手帳社群的核心,持續吸引著用戶的目光。

服務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,容易出現同質性高的產品或服務。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競爭者時,很容易導致消費者遺忘某些品牌。在某些特定的服務產業中,「被顧客遺忘」往往是顧客流失的最大原因。

社群經營也是如此。如同新聞媒體報導重大事件時,雖然各家媒體報導的內容大同小異,但有些主播能以獨特的觀點和個人魅力吸引觀眾。觀眾可能會因為喜歡某位主播而持續收看該頻道,甚至會隨著主播跳槽而轉台。這種「持續關注」能讓觀眾對該媒體留下深刻印象,避免被遺忘。

社群媒體的經營也需要一位具有個人魅力和獨特觀點,會讓人「持續關注」的意見領袖,並且能持續提供優質內容,才能吸引用戶不斷回訪。ほぼ日手帳正是藉由「ほぼ日刊イトイ新聞」這個平台,加上糸井重里這位靈魂人物,才能讓用戶即使在沒有手帳需求的月份也能持續關注ほぼ日手帳,維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,避免被市場遺忘。

海外跟附屬產品 - 第二事業 

ほぼ日這家公司,主要的營業額來自於ほぼ日手帳產品在日本當地的銷售。然而,他們也嗅到未來數位化可能帶來的潛在衝擊,所以積極發展第二核心事業。目前看來,海外市場和周邊產品是較為成功的兩項。

今年,ほぼ日手帳的銷售量達到單年度最高的90萬冊,這項佳績的背後,海外市場的拓展功不可沒。2017年8月,ほぼ日的年度海外營業額僅有7.7億日圓,但到了2024年8月,這個數字已成長至29.1億日圓,成長近4倍。若單就ほぼ日手帳產品來看,2024年8月,海外手帳銷售額達到25億日圓,超越日本國內手帳銷售額的23億日圓。相較之下,2017年日本市場的手帳銷售額曾經來到32億日圓,如今已衰退了近10億日圓。由此可見,當初陸續開發海外通路的策略,包括與Amazon合作、發展英文版等,已是扭轉公司命運的關鍵。

除了手帳之外,其實ほぼ日也默默耕耘周邊產品多年,產品種類看似五花八門,但產品專案的執行卻相當用心。例如最近推出的露營系列產品,便是透過多年了解主顧客習性後,所發展出的自有品牌產品(找露營達人設計),再加上創辦人在平台上巧妙地分享生活體驗,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專業露營品牌。這些周邊產品帶出的營業額也相當可觀,從2017年的10億日圓,成長到2024年的20億日圓,已經佔公司整體營業額的27%。作為主產品手帳的生活提案延伸,ほぼ日的周邊產品也開始有了獨特的生活風格。

在數位推播與生活習慣變遷的浪潮下,中小型出版業極需具備領導力的品牌領袖,高頻率地持續對外發聲,並積極探索與用戶互動的各種可能性。 除了深耕主產品之外,更可藉由開發與生活相關的附屬產品來提升顧客黏著度,創造多元營收來源。  這種多元化的出版商業模式,將會是出版業在未來突圍的關鍵,也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多可期待的出路。


留言